第336章 闭口不谈要债的事,高加林耍什么花招?(2/2)
“加林,你也不用谦虚,今天我陪着你在厂里看的差不多了,你说我们厂就没救了吗?”
“隔行如隔山,我就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说说,说的不对你也不必在意。”
“我都到这步田地了,还穷讲究啥,你放开说。”
“好,首先毛纺厂想要活过来,一定是要靠人,打个比方,你手下必须有哼哈二将,这是最低要求,一个玩内部的,厂里的制度和规矩铁着心狠抓,一个抓外部的,市场行情、发展方向、同行价位、消费者和经销商等这些细节,需要在市场上天天跑,在一线才有生意,坐在办公室里,把人坐发霉也等不来订单。”
像关书海这样的厂长,都是政工出身,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除了看报纸之外,具体的操作根本就没经手过。高加林的讲的他都能听懂,关键落实下去难度很大。
“加林,按你说的这两个人,我刚才扒拉了一下,身边没有人能撑住这事。”
“如果内部没有,我们活人不能被憋死,就去外面招,我相信在延州要找这样的两个人是不难的,有人想干事儿,苦于没有机会,你把条件开出来,自然有人来。咱都看过戏,每年皇帝都选状元,不断把优秀人才填到朝廷上,不也是人才引进吗?”
关书海茅塞顿开,“加林,我思想太僵化了,今天和你一聊,基本上解决了我百分之三十的困惑。”
“现在生活条件都提高了,以前的老粗布谁还用?你们的产品花色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,符合年轻人的需求,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,结婚的时候没几个人可惜钱,你们设计出小年轻喜欢的产品,销路一定不会差。”
高加林滔滔不绝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,包括管理、销售、研发、人员选拔,这管理经让关书海相见恨晚。
“加林,你愿意来我们厂吗?”关书海急切的问道。
高加林理解他的心情,“关厂长,我和你说的都是思路,真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,去了毛纺厂,肉联厂怎么办?”
“我去商业局申请,把你借调到毛纺厂,只要你愿意,这事儿不难办。”
高加林直接拒绝了关书海,因为老家的肉联厂还水深火热等着自己去救,哪有闲工夫管毛纺厂的事。